岑巩县天马志岑酒厂的销售点,老顾客姚林材在购买包谷酒。(陈昆 摄)
近日,在贵州省岑巩县天马志岑酒厂的销售点前,买酒的群众络绎不绝,浓郁的年味儿盈满整间店铺。
“刘老板家的酒,喝着顺口,还不容易上头,我可是他家的忠实粉丝。”姚林材是这家店铺的常客,临近过年,他又来店里购买了20斤包谷酒,为过年做好准备。
岑巩县天马志岑酒厂负责人刘志岑在检测酒品度数。(陈昆 摄)
“年关不单使门店生意兴隆,酒厂的订单也日渐增多,仅铜仁的一位客户就预订了1吨的包谷酒。”岑巩县天马志岑酒厂负责人刘志岑说。
现年65岁的刘志岑,是一位退伍军人。退役后,他接过父辈传下的酿酒制作技艺,凭借军人坚韧不拔、严谨细致的品质,在传承古老酿酒工艺的基础上,以纯粮酿造、天然发酵为特色,持续探索创新,不断更新设备,改良酿酒工艺,严格质量把控,推出一系列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的产品,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多元需求,让传统酿酒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刘志岑在酿制包谷酒。(李昌焯 摄)
“这几年,我们把原本的水泥发酵池改换成不锈钢发酵池,将以前烧煤的蒸汽锅炉更新为生物质智能锅炉,不仅让生产变得更为环保高效,还实现了各类酒品不串味、不霉变,使酒味愈发纯正。”刘志岑说,目前,酒厂主推包谷酒和高粱酒,同时还生产糯米酒、拐枣酒、果子酒等10余种酒品。依托40多年酿酒生意积累的客户资源,借助政府搭建的营销平台和战友拓展的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目前每年生产的50吨各类酒品,除了在本地及周边市场畅销外,还远销至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年营业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2023年以来,凭借新推出的果子酒,酒厂向农户收购拐枣、猕猴桃、梨子等水果2万多公斤,带动农户增收8万多元,实现了酒厂发展与农户增收的双赢。
岑巩县天马志岑酒厂生产的部分酒品。(陈昆 摄)
岑巩县的酿酒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那时,当地百姓就已懂得运用碓窝来加工谷物,进而酿制土酒。而该县天马镇所产的包谷酒、高粱酒,其生产历史也有百年之久。
天马包谷酒和高粱酒的酿制,主要采用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作原料,需历经蒸料、糖化、发酵、杀菌、蒸馏等10余道传统工序。每一道工序均需精心把控,才能酿出一坛坛色泽清澈透亮、酒质醇厚甘洌、口感绵柔顺滑的优质美酒。
“发酵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温度宜控制在28-32℃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发酵容器既要密封良好,以防空气进入滋生杂菌,又不可完全密闭,因为发酵会产生气体,需要适时排气。”刘志岑介绍,酿造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只有精确掌控各环节的相关标准,并不断积累经验,持续提升酿酒技艺,才能酿制出美味且畅销的优质酒品。
包谷酒清澈透亮。(陈昆 摄)
岁月悠悠,酒香袅袅。传统制酒技艺在时光的流转中,延续古老智慧,坚持创新传承,古老韵味与现代需求无缝融合,芬芳酒香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酿造出的醇厚美酒不仅成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吸引众多追寻地道风味之人,更承载着当地群众深深的情怀与浓浓的乡愁。
当久别归乡、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买上一壶本地的纯粮酒,醇厚的酒香瞬间勾起儿时回忆,顿生亲切之感。每一口酒的滋味,都蕴含着家乡的风情、亲人的欢笑以及成长的记忆,让人解馋之余,感受扎根于心底的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领略岁月的韵味与文化的魅力,使那份浓郁的乡愁在酒香中恒久绵延。
顾客用微信购买包谷酒和高粱酒。(陈昆 摄)
目前,岑巩县有大小酒厂14家,年总销售量1000吨左右,年产值700万元以上。(周燕 陈昆)
天马志岑酒厂位于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陈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