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4月10日电(记者向定杰)为记录乡村历史、弘扬乡村文化,贵州正通过多种形式挖掘整理全省13695个行政村的村史村事。
4月10日,“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主题宣教活动展示平台上线仪式暨创作分享会在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举办。记者在现场获悉,自去年3月该活动启动征集以来,截至目前已有6244个行政村的村史村事得到编撰。
作为一项创新性工作,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贵州立足实际,积极稳妥推进村史村事的征集工作,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库,并注重发动社会力量,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据了解,此次征集重点突出各类历史文化名村、传统特色村落、乡村振兴典型村和红色文化资源突出的村寨,将通过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勾勒村落自然面貌、描绘村落历史足迹、记录村落特别故事、展现村落独特神韵。
在全面收集村史村事的基础上,贵州还利用互联网的多样化载体和丰富场景展示,收集了一批留得下、传得开的数字化文化遗产,建设了一个集文化传承、教育科普信息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
通过该平台,用户可查询村落简介、民俗趣事、文物古迹等信息,浏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目前,系统已收录了1175个村寨的详细资料,将于今年内完成全省所有行政村基础信息全覆盖。
“今天上线的‘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主题宣教活动展示平台,就是这项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表示,通过对村史村事的挖掘,一些乡村的历史文化被重新认识,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提升,乡村发展的活力动力进一步激发。接下来当地还要不断创新开展好这项工作,让每一个蕴藏独特历史记忆的贵州村落,成为讲好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声音、展示贵州形象的文化名片。
【纠错】 【责任编辑: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