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服务群众不打烊-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4/10 17:49:21
来源:遵义日报

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服务群众不打烊

字体:

  距青瓦灰墙的遵义会议会址不到100米的一条小巷里,一座挂着警徽的小楼安静矗立,这里就是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

  街坊邻居眼中,这座小楼里不仅是穿梭于市井烟火间的“藏蓝色”,更是贴心、热心、放心的“自家人”。他们能为一桶潲水踏破百家店门,能为三十年前的户籍证明敲开街坊家门,更能为追回万元血汗钱横跨千里。

  群众说,咱们家门口的派出所,老百姓再小的事也当成大事,再硬的“死疙瘩”也能揉成“暖心结”。

  贴心:“三十多年的证明难题,他们帮我解决了”

  居住在府后山社区的张阿姨这辈子要强,老来卖房却被一纸证明难住了。

  原来,八十多岁的张阿姨为支持孙子买房,决定将府后山的房子卖掉,不料,卖房办手续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她始料未及的问题:一是房屋交易五年以上房子且只有一套的可以不缴纳交易税,但住建局需要其出具配偶的基本情况;二是卖房后,她要户籍投靠,也就是把户口迁到儿子那里,需要亲子关系的证明。

  虽然只是两个证明,却让张阿姨来回奔波了好久。张阿姨早与丈夫离婚,但户口册上配偶一栏的状态一直未更新,加上前夫已经离世,为了证明自己的婚姻状况,张阿姨多次辗转原始户籍地的民政局、档案局等部门查询,但因种种原因均无法出具相关证明。

  亲子证明那也不顺利,儿子户籍早已迁到播州区,原始档案无法查询,不能证明其亲子关系就不能进行户籍投靠。

  眼看卖房一事卡了壳,给孙子的支持难以落地,张阿姨为这两件“揪心事”焦头烂额。

  就在张阿姨犯愁的时候,有人敲响了她家的门。原来是日常巡逻的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民警知晓了这一情况:“张阿姨您别急,有什么困难找我们。您年纪太大、行动不便,这样来回跑太受罪。我们来帮你解决这两件揪心事。”

  民警姚沛君带着张阿姨走街串巷,敲开多户老街坊的门,开展入户走访、社区调查,最终为其出具了亲子关系证明。

  同时,又帮助张阿姨联系住建局,询问是否能让其写承诺书解决。去年3月,张阿姨的两大难题都得以圆满解决。

  “按说这些事不该他们管,但派出所的同志关心我,急我所急,帮我解决了难事。”张阿姨编写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发给了姚沛君。这条短信,今天依然留在姚沛君的手机里。

  热心:“消失3天的潲水桶,他们帮我找来了”

  被称为来遵义不可不去的老城捞沙巷,这条美食街每天都熙熙攘攘、人气满满。甘女士在这里经营一家小店,每日忙碌于烟火气中。

  有一天,甘女士发现,放在巷道内的潲水桶不见了。东西虽不值钱,但却是平常要用的东西,一时要找替代品也不好找。原本以为可能哪家商户拿去暂用,或是清洁人员清理垃圾放到了别处,很快就会物归原处,但过了3天,潲水桶依然渺无音讯。

  忙于照看小店,没法抽身寻找的甘女士想到了“有困难、找民警”,她匆匆来到会址派出所求助:“你们能不能帮我找找?”

  “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帮您找,能带我们去现场看一看吗?”民警边安慰甘女士,边赶往潲水桶的摆放点。

  来到现场发现没有任何视频监控,这下从何找起?甘女士以为桶是找不回来了,也就没多问了。

  “这个桶是不是你家的?”让她意外的是,过了一阵,民警带着丢失的桶上门了。她后来才知道,离开的民警用了1个多小时走访周边近百家商户,终于找到其他商户误认是自家的而被拿走的潲水桶。

  “东西虽然小,但没想到民警会挨家挨户帮我找。”甘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放心:“被骗走的万元血汗钱,他们帮我追回了”

  回想起2022年6月份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黄女士仍然忍不住冒冷汗。

  那天,黄女士在家中点击一位网友推荐的网址链接下载了一个软件,不明就里的她按照软件提示一步步操作,最后一步操作完成后,她发现,自己账户里的12000元不翼而飞了。她欲哭无泪:“糟了,钱被骗了。”

  黄女士急忙报警。接到报案后,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民警立案追查。

  很快有了消息,第二个月,民警前往湖北将犯罪嫌疑人韩某抓获。但由于犯罪嫌疑人韩某的涉案资金涉及多个省份,对挽回损失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得知这一消息,黄女士的心情又落入谷底:“知道找回我的钱难度很高后,我都没抱多大希望了。”

  2024年3月,黄女士收到了派出所的通知,请她前去领取被骗资金。“没想到民警同志还一直坚持,帮我把钱全数追回来了,要不是他们,我的血汗钱就打水漂了!”黄女士说。(记者 石影)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