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五里坪村,虽离县城只有31公里,但却静静地躲在群山环抱中,避开城市的喧嚣,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追寻“五里坪”这个村名的历史,只有短短的10年,在历史沿革中它有不同的称谓,2015年3月正式更名为五里坪村。为了打造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旅游沿线经济,野鸡坪旅游公路沿线数里地势平坦,“五里坪”因此而得名。全村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910户。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5.03%。五里坪村森林覆盖率达到64.28%,年均气温约19摄氏度,夏季凉爽舒适,是浑然天成的“绿色氧吧”。
五里坪村曾经历独木沟战斗,9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在五里坪村独木沟大洞下,一块刻有红字的石碑和9座沧桑斑驳的烈士墓碑静静地矗立在群山间。村民感念英烈,在英雄事迹的激励下饮水思源,传承红色精神。
五里坪村独木沟大洞
走进五里坪村,放眼望去满目皆绿,山高林茂。无论是乡间小道,还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桃花、梨花、迎春花和油菜花,一栋栋民居点缀其间,犹如进入一个多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五里坪村开阔平坦,交通十分便利,玉坪乡道和野玉海旅游公路穿境而过,全村七个组有六个通沥青路,七个组全部通水泥路和串户路。
说到路的变迁,84岁的付德忠和78岁的妻子杨后秀老夫妇特别感慨:“过去日子真的太苦了,现在路修到家门口,路灯亮亮堂堂,原来赶乡场至少要一个半小时,现在一二十分钟就能到,这在以前哪敢想哦!”
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由野鸡坪“九霄云外”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海坪彝寨三部分组成,有一部分区域属五里坪所辖。该度假区是集避暑、旅游、养生、露营、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户外运动于一体的山地运动型国际级旅游度假区,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规划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之一,2015年入选全国500个优选旅游项目。
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五里坪村背靠“大树”好乘凉,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饮食、花卉、手工等行业发展。五里坪村利用闲置的土地、院落、厂房等集体资产,采取合理流转、承包租赁等形式,将村集体土地140亩与森林公司“合股联营”,在野鸡坪旅游基地发展高海拔花卉、苗木产业,培植的杜鹃品种很多。
按照“一村一策”工作思路,五里坪村将3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和整合的120余亩集体山地,以“入股参营”的方式参与到云上论坛房车生态露营基地项目建设,发展势头良好。
春日的帕斯谷花海
六盘水素有“中国凉都”的美誉,“19℃的夏天”已成为一块响当当金字招牌,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帕斯谷花海位于五里坪村境内,每逢盛夏时节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避暑,体验原始的彝族风情文化,感受山地旅游的浪漫。春日的帕斯谷花海也别有一番韵味,玫瑰、月季、绣球正吐露新绿,成片的连翘绽放黄色花朵。翻薅平整的地里,村民们在播撒波斯菊、百日花等花种,脸上乐开了花,“等到六月份,这里将是一整片花的海洋,来的游客多了,整点洋芋、鸡蛋、凉粉来卖,生意肯定不错”。
村民们在播撒花种
前来开发花海的苏安芬、李贵芬两位投资人,这两天也忙得团团转。“避暑季即将来临,花海六月份要对外开放营业,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石板箐组村民王理有说,这几年带领村民种植花草、刺梨等作物有收入,还有当护林员的固定收入。“这日子不舒心都不行!”
乡韵悠悠,村风融融,新时代的五里坪,不仅有诗和远方,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幸福六盘水的道路上,幸福的模样越来越具象,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在康庄大道上。(赵芳 喻梅 胡玲 欧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