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在贵阳市南明区小车河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场媒体开放日活动揭开了全省首个示范化AI预防接种门诊的神秘面纱。这里,传统接种程序正经历一场由科技与AI驱动的颠覆性变革,为居民带来全新的基础免疫体验。
走进预防接种门诊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上线的AI催种小助手。传统模式下,疫苗接种提醒依赖人工,效率低且容易被忽略。如今,AI催种系统接管了这一任务。只需将接种通知、统计表等信息输入系统,AI机器人便能自动拨打电话,5分钟内可完成100个呼叫。它还能与家长进行多轮沟通,智能识别并记录各种情况,如移居、生病、拒种等,并自动生成处理建议,无需人工干预。这种高效精准的催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接种率,筑牢了社区健康防线。
在门诊大厅,AI导诊机器人成为另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不仅为家长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还能根据孩子接种记录,给出个性化接种方案。例如,提醒家长孩子下周需接种水痘疫苗第二剂,并建议提前预约。此外,它还承担着讲解员、导航员、科普员等多重角色。无论是指引接种台位置,还是介绍门诊信息、科普疫苗知识,它都能迅速响应,提供图文或视频资料,极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接种区域的核心是海尔生物医疗AI疫苗储发接种系统。这套系统集成了物联网、自动化和AI技术,存储容量达1000支疫苗,支持2~8℃恒温存储和-25℃冷冻存储。护士只需轻点屏幕,疫苗即可自动传送到接种台,单次出苗仅需10余秒。同时,系统实时监控疫苗温度,超温自动报警,确保疫苗安全。日常管理中,系统还能记录疫苗出入库情况,实现全程可追溯,一键盘点,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在留观区,AI视觉留观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模式。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系统自动记录留观时间,无需人工签到或签出。一旦受种者未满30分钟试图离开,系统会自动提醒,若其执意离开,系统将截取视频片段保存。这些数据同步至免疫规划系统,形成完整留观记录,便于追溯管理。这种无感留观模式,不仅提升了受种者体验,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南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张艳表示,该中心从催种到留观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全场景、全流程的智慧升级。这种“AI+疫苗”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门诊的排队久、管理效率低、疫苗温度断点、信息追溯难等问题,为公共卫生服务注入了新动能。
据悉,小车河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AI视觉留观系统和AI催种系统均为全国首创。贵州省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走在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前沿,致力于提升群众接种体验感和获得感。这一智慧接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接种效率,更以科技力量守护了社区居民的健康。(记者 张梅)